Top Menu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起实施,财务自由还没有实现,扔垃圾自由即将不复存在。

分析

这次的垃圾管理条例主要针对干湿垃圾的分离,从以往的合并计费,到湿垃圾独立计费,当然扣除湿垃圾后的干垃圾清运费是不会减少的,湿垃圾的费用肯定是额外增加的。商业已开始收费,费用约7200元/年至14400元/年。住宅小区由于涉及面过大,仍未开征。

垃圾管理条例第三章促进源头减量

部分小区已经开始实行辣鸡定时定点投放,早7-9,晚6-8,错过时段将不允许扔垃圾。

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的日本,可燃垃圾(包括湿垃圾)一般每周回收二次,但是,每次都是整天,每周至少有两天是随时可以扔的,而不是像管理条例里这样如果这个人的作息正好错开这4小时,那么他这辈子都不要想扔垃圾了。

垃圾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

以前总是觉得星巴克的吸管是它的加分项,但自从星巴克改用纸质吸管之后,那就得半小时内喝完,否则吸管就降解了。杯盖也从以前的翻转不漏的黑科技变成了廉价的硬塑料,在环保的外衣下变着法降低成本。

垃圾管理条例第四条 本市生活垃圾按照以下标准分类:

  • (一)可回收物,是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 (二)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
  • (三)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
  • (四)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

垃圾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

  • (一)有害垃圾采用高温处理、化学分解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置;
  • (二)湿垃圾采用生化处理、产沼、堆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
  • (三)干垃圾采用焚烧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置。

对照着这2条看会发现一个问题,这样的分类其实蛮奇怪的。

从上面的第四条来看,可回收、有害、湿垃圾都有明确定义,但是标准中对干垃圾的定义非常模糊或者说其实并没有明确定义,如果比对日本的垃圾分类(日本的垃圾分类),那么可以发现,日本的垃圾主要分类有三种,分别是资源、可燃、不可燃,其中资源包括报纸、杂志、纸箱、牛奶盒、衣类、布类等,相当于可回收类,可燃包括厨余、不能再生的纸类、木屑等,不可燃包括家电、金属、陶瓷、玻璃等,是以最终处理方式进行的分类。

结合上面的第三十三条可以发现,撇开有害垃圾不管,在管理条例里湿垃圾和干垃圾的处理方法分别就是填埋和焚烧。

那么问题来了,湿垃圾在日本是属于可燃,但是在管理条例里属于填埋。也就是说管理条例将原本属于焚烧处理范围的厨余垃圾单独回收并进行填埋???回收如此大量的厨余垃圾这是要重新回到挑大粪当肥料的有机新时代???

有点意思,因为按照日本的分类,如果把厨余从可燃分类里剔除之后,那可燃只会剩下树枝?CD?衣架?塑料饭盒?鞋子?包包?怎么看都不太会有人往垃圾桶扔这些,就是说,占干垃圾总量最多的厨余垃圾被单独分类抽走后,剩下的部分其实并没有多少,那还焚烧个什么劲。

占可焚烧比例最大的厨余垃圾反而用于填埋,确实让人吃惊。因为之前并没有哪个国家采用过这种垃圾处理方法的先例。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不具备大面积推行厨余垃圾单独收集的条件。从已经开始试点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的实践看,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成本较高,个别试点社区达到2000~4000元/吨(包括收集、运输、处理),这样的成本已经背离了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初衷。

从现有的实践看,村镇地区可以学习德国模式,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即村镇生活垃圾推行厨余类有机垃圾分类收集。首先,大多数村镇人口密度小,流动性小,大家作息时间基本相同,彼此熟悉,沟通和交流多,只要政府组织引导得当,完全可以搞好分类收集。此外,村镇附近有足够的农田、林地等能够接受并需要有机垃圾肥料。城市地区,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厨余垃圾管理的经验,兼收并蓄,取得最佳效果。比如日本,日本城市地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有限,没有能力接纳肥料化应用。所以,他们就将厨余垃圾列为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出于卫生考量,尽管是单独收集,但要求居民在厨房中尽可能把水沥干,并作为可燃垃圾和其他垃圾协同处置。

是德国。果然都是借鉴的。可是德国并没有搞定时定点收集这套啊。难道这又是跟日本学的?所谓的交叉学习?可是德国和日本的人口都很少,如果类比同样人口体量的国家,没有哪个国家敢干湿分离。

现实

每个垃圾桶旁都有大妈拿个椅子一整天坐在垃圾桶旁边,垃圾桶大部分时间是上锁的,但是大妈依然一直坐着。

每天只有4个小时的扔垃圾时间,扔垃圾时会有个大妈站在旁边,一个个打开检查每个人垃圾袋里有什么(你说买了小米垃圾桶自动密封的,那就拆开),湿垃圾的垃圾袋是不允许扔进垃圾桶的,得自己把垃圾袋打开倒进去之后再把垃圾袋扔到干垃圾桶。

如果是上班族晚上回到家就7点多,那么就得马上烧完菜趁8点垃圾桶关门前把垃圾扔了再回家吃饭,否则过了8点,那明天就没得懒觉睡了。

参考

美国:瓶罐、纸、可降解自愿分类(资源、垃圾),无干湿垃圾分离,无特殊垃圾袋,无定时回收机制

日本:对可回收物有细致的单独回收系统(资源、可燃、不可燃),无干湿垃圾分离,垃圾袋均为透明,有定时回收机制

德国:有机、其它,干湿垃圾分离,无定时回收机制

俄罗斯:不分类

加拿大:有机、可回收、不可回收,干湿分离,无定时回收机制

影响

  • 厨房垃圾处理机会热卖(不扔了,直排下水道省心)
  • 所有非透明垃圾袋会停产(大妈再也不用打开袋子检查了)
  • 透明垃圾袋销量上升(同理)
  • 可降解垃圾袋销量上升(不想拆垃圾袋)
  • 垃圾桶销量上升(销量突然升了,厂家很茫然)
  • 垃圾清运工资上升(没个博士学历都不好意思去给垃圾分类)
  • 第三方湿垃圾回收公司大量成立(政府补贴)
  • 新的湿垃圾产业链形成(新的蛋糕)

总结

其实原本资源类、有害垃圾都已经有完善的回收系统了,并且都已经存在很久了,这次的管理条例主要针对的是湿垃圾,也就是厨余垃圾。原本这类垃圾统一归类为生活垃圾,并没有分类的必要。

垃圾分类一直存在一个悖论,一旦无法保证完美的分类,那么垃圾分类就是无意义的。作为一个最终的垃圾处理环节,如果无法保证所有垃圾都已经是完美分类的,那就必须在最后环节进行筛选,既然最后环节已经有了筛选,那么为什么还要在源头分类?

实际上垃圾处理的成本七成是在物流,垃圾分的越细,就越需要专门的收集车,随之产生更高的人力与时间成本,而将之先大体收集到一起,再让专业人士进行分类才是有效率的做法。

想起了袁腾飞老师曾经的:当年各家各户都砸锅融了炼钢,炼了钢造铁锅,那既然已经有铁锅,为什么还要砸了去炼钢?

并不是很清楚这次垃圾强制干湿分类的现实意义,毕竟不但增加了社会成本,似乎短期内也并没有什么实际产出,难不成收集之后卖化肥?

希望不要又是像自动扶梯左行右立这种照搬过来自以为高大上而不想想背后具体原因的奇葩政策。

其实在环保这件事上,特朗普的价值观还是正确的,想当年恐龙多么环保,最后不也灭绝了。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刻意环保。

其实环保的结果只是徒增普通人的生活成本,把人类的有限科技都浪费在了环保上。想当年因为臭氧层空洞问题而抛弃高效的氟利昂制冷剂去使用低效的无氟替代产品的行为在现在看来只不过是人类无知的表现,根据最新的研究,臭氧层空洞依然存在,且并不是由氟利昂泄漏而产生。氟利昂只不过是在当时正好成为一个背锅目标而已。

Know More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9-06-06/1340261.html

https://www.v2ex.com/t/571077

http://sh.sina.com.cn/news/m/2019-06-06/detail-ihvhiews6997638.s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62171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670440

http://www.cnenergynews.cn/hb/201605/t20160513_300023.html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

  • Hello, guest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ed by WooThemes